学校简介
宜昌市科技高中原名宜昌市第七中学,创办于1954年,具有优良的办学传统和深厚的历史底蕴。2017年8月22日,在宜昌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对宜昌市教育结构调整的整体规划下,正式更名为宜昌市科技高中。2018年8月8日,学校从夷陵长江大桥桥头迁址到至喜长江大桥桥头的千年文墨之地。学校抢抓喜迁新址的机遇,做好教育教学设备设施提档升级,让特色教育阔步迈向高质量。
学校以常规教育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特色,建立“常规+特色”的学校、打造“专业+特长”的教师、培养“优秀+特长”的学生,走出一条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能力为特色的办学之路。在培养科技特长的过程中,挖掘学生持续发展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增强学生超越自我的能力和实力,为学生铺设走向创新、走向成功的发展道路。
近几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示范家长学校”等称号、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宜昌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突出贡献单位”、被市直机关工委授予“红旗党总支”、被市教育局授予“依法治校示范校”、“平安校园”、“档案工作先进单位”、“宜昌市德育品牌学校”“校园微改革先进单位”“宜昌市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秀组织奖”等荣誉称号。






师资队伍
宜昌市科技高中倡导“用爱和科技照亮未来”的教育理念,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爱生敬业、乐于奉献、教艺精湛、探索创新”的高学历、高职称的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工126人,其中高级教师72人,省市级骨干(优秀)教师28人,宜昌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人,宜昌名师2人,历届市级学科带头人7人,市级优秀学科教师8人,市级明星班主任2人,市级优秀德育导师2人,校级青年骨干教师17人,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优良、专业结构合理,教学业绩突出,
近年来,先后有多位教师在国家、省、市级比教学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多个国家级、省级课题通过验收。
课程体系
学校积极落实宜昌市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行动计划和《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走出了一条以科技教育引领学校全面发展的特色办学之路,制定了课程开发的战略,逐步形成了科技高中课程体系。
课程由两个课程圈组成,每个课程圈都围绕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生培养目标,但不同的课程门类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同。为了解决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整合,学校在广泛而又深入地开展高中生生涯指导和选课指导的基础上,对接大学的专业课程教育,整体进行课程资源建设,形成15个课程群。每个课程群的构成有4个要素:学科基础、学科拓展、人文情怀和科创精神。学科基础主要包含学生参加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所要求的学科知识与能力。学科拓展主要包含学生参加高考和选考所要求的学科知识与能力。人文情怀主要包含良好的心态,良好的社会适应,完整统一的人格,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等内容。科创精神主要包含科学素养的形成、科创意识的唤醒和科创能力的培养。


科技特色
一、建立科技课程体系
我校科技特色课程体系有三个梯度,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科学普及类课程,二是以科技班、科技社团为主体面向部分学生的中端科技课程,三是建立在项目研究基础上,面向少数有某一专长的学生的高端科技课程。目前学校正在开发融合多种学科特色的STEAM课程体系。


二、科技特色教师
学校现有专兼职科技特色教师18名,其中6名专职教师,12名兼职教师。6名专职科技教师中有3名高级教师,2名中级教师,1名计算机专业高级工程师;12名兼职教师由多所大学导师担任。同时学校还邀请专家、名人来校交流、指导学生专业发展。2017——2019年,学校邀请了全国科创发明第一人罗凡华老师、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徐烨、三峡大学磁电子与纳磁电子探测研究所副所长朴宏光、三峡专利事务所所长成钢、三峡大学理学院物理博士王习东、三峡大学生物与制药学院向志勇等专家来校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2018年4月学校邀请香港教育工作者联合会主席黄锦良、香港理工大学商业学系毕业生会理事长洪锦铉等专家来校为学生、家长作了一场关于介绍香港教育的专场报告,为学生的发展牵线搭桥。









为促进科技特色创建,学校连续两年举办了校园科技节,组织学生参加各级科技活动竞赛,逐步形成校园科创氛围。








学校现已加入“全国科创教育联盟”,并被教育部主管的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学生发展指导专业委员会授予“全国学校生涯规划教育研究科研基地”称号。通过前期系列的考察学习交流,已经与三峡大学理学院、生物与制药学院、香港理工、香港科技大学、武汉理工、湖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签订了战略合作办学协议,与澳大利亚罗威中学、香港培侨中学、澳门菜农子弟学校结为姊妹学校。




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科创竞赛,在中科院参加的首届科技创新大赛,我校组建的两支队伍分获二等奖和三等奖,在2018年第十三届全国青少年未来工程师博览与竞赛活动中,我校代表队参加高中组“过山车”决赛项目,夺得总成绩第八(二等奖第1名)的佳绩.




考生问答
1、问:科技班招生对象是哪些?
符合我市中考报名条件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在创新发明、信息技术等理科学科有突出的学习潜质、特殊天赋或才能的学生,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应用等方面有特别兴趣的学生均可申请报考。
2、问:科技班招生计划有多少?
2019年秋季,我校面向全市(含县、市、区)自主招收2个科技班共计80人。
3、问:科技班怎么收费?
科技班收费与物价局规定的市级示范高中收费标准一致,无额外收费。
4、问:科技班的课程与普通班有什么区别?
科技班采用“常规+特色”的教学模式,融合普通高中基础课程、科技创新实验课程和大学选修课程,单独设定课程课时标准,同时考虑海外研修、大学课程体验、社会实践活动的安排,采用STEAM教育理念【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数学(Mathematics)】进行教学, 加强对学生科学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在课程设置上,着重加强数学、物理、化学、信息技术与科技等具有挑战性的课程,根据学生爱好和特长,由专业教师为该班学生定制科学的学习方法与生涯发展规划。
5、问:科技班学生未来如何发展?
(1)优先参加各类创新大赛:我校2017、2018届科技班多名学生在各级科创大赛上表现优异,获得多项国家级、省级奖励。
(2)学校与多所高校对接,搭建平台,优先推荐学生参与导师研究,突出学生的专长优势,培养一专多能的学生;优先推荐参加高校自主招生或单招,降分录取。目前,学校已经与香港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三峡大学等省内外高校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为学生升学提供畅通的渠道。
报名方式(三种方式可任选一种)
1、网上报名:登录宜昌市科技高中官网(http://www.yckjgz.com),网上填报个人信息。
2、邮寄报名:填写报名表好后,将报名表、个人证明材料、自荐信或推荐信一起邮寄至宜昌市科技高中教务处(宜昌市西陵区西陵二路4号)
3、到校报名:考生可携带报名所需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直接到学校教务处报名。
报名时间:2019年5月20日0:00——5月30日24:00
考核方法
1、笔试:基础能力与创新能力测试。由我校组织,采用笔试形式,测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内容为数学+物理+化学,考生请携带中考准考证参加考试。
2、面试:科技特长测试。笔试结束后,由我校组织面试,满分为100分。科技特长展示内容包括电子制作、设计,计算机应用,小发明,小创作等,以能充分展示自己的动手与创新能力为基本目标;学生在各级科技制作与创新比赛中获得市级一等奖及以上者可免科技特长测试。
3、计分方法:考生综合成绩按笔试成绩×60%和面试成绩×40%记入总分。
4、时间安排:
(1)笔试时间:6月23日14:00——16:00,请于6月23日21:00后登录学校网站(http://www.yckjgz.com),查看笔试合格学生名单。
(2)面试时间:笔试合格考生于6月24日 9:00到校参加面试。
(3)根据考生综合成绩,按我校自主招生计划数的1.5倍确定获得我校自主招生资格考生名单,报市教育局审核批准后于2019年7月1日在学校网站公示,学校不再向考生寄发获得资格的考生名单。
学校地址
宜昌市西陵二路4号,乘11、25路公汽在北门外正街下车; 乘1、18路公汽在电脑城站下车。
联系电话
学校招生办电话0717-6093677、0717-6093679
15926983394(龚老师)13387266739(张老师)
15897564481(杨老师)13677178590(胡老师)
图文:教务处
编辑:姜立新
摄影:龚韦韦
终审:鲍同强